18年理财新规,2017理财产品排行
一、2018理财产品排行推荐
2018年理财产品排行推荐时,投资者需要综合考虑产品的安全性、收益性、流动性以及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。以下是一些当时比较受欢迎的理财产品类型,供您参考:
1.银行理财产品:
银行发行的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,通常风险较低,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。
部分银行还会推出结构性理财产品,其收益与市场表现挂钩,风险和收益相对较高。
2.货币市场基金:
以短期债券、央行票据、回购协议等货币市场工具为主要投资对象的基金,风险较低,流动性好,适合短期投资。
3.债券基金:
投资于各类债券的基金,包括国债、企业债等,收益相对稳定,风险适中。
4.混合型基金:
投资于股票和债券的基金,风险和收益介于股票基金和债券基金之间。
5.股票型基金:
主要投资于股票市场的基金,风险较高,但长期来看收益潜力较大。
6.互联网理财产品:
如余额宝、京东金融等平台上的理财产品,通常以货币市场基金为基础,风险较低,流动性好。
7.P2P网贷:
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个人对个人贷款,收益相对较高,但风险较大,需谨慎选择平台。
8.黄金投资:
通过购买实物黄金、黄金ETF或黄金理财产品进行投资,风险较低,适合保值。
以下是一些2018年表现较好的理财产品推荐(仅供参考,具体选择需结合市场情况和自身需求):
部分银行推出的保本型理财产品
一些知名货币市场基金
某些债券型基金
部分混合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
互联网理财产品中的部分稳健型产品
二、18年理财新规
2018年,中国银行业和金融监管部门推出了一系列理财新规,旨在加强银行理财产品的监管,规范金融市场秩序,防范金融风险。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理财新规:
1.《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》:
该办法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进行了全面规范,明确了理财产品的分类、销售、投资、风险管理等方面的要求。
规定了理财产品不得投资于非标准化债权资产,即银行理财产品不得直接投资于企业贷款、信托计划等非标准化债权资产。
2.“资管新规”:
全称为《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》,旨在统一资产管理产品监管标准,消除监管套利空间。
规定资产管理产品实行净值化管理,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,打破刚性兑付。
限制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产品期限错配,要求产品期限与资产期限相匹配。
3.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:
规定了银行理财产品的流动性风险控制要求,包括流动性覆盖率、净稳定资金比例等指标。
目的是确保理财产品在遇到市场波动时,能够满足资金赎回的需求。
4.信息披露规定:
要求理财产品加强信息披露,向投资者提供真实、准确、完整的信息,提高理财产品的透明度。
5.销售行为规范:
规范了理财产品的销售行为,禁止误导性销售、不正当竞争等行为。
这些新规的出台,对于规范理财市场、保护投资者利益、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。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,应关注产品的合规性、风险等级、流动性等要素,谨慎投资。
三、2017理财产品排行
2017年的理财产品排行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,包括产品的收益、风险、流动性以及用户评价等。以下是一些在2017年受到市场关注的理财产品排行:
1.银行理财产品:
部分银行发行的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。
部分银行推出的净值型理财产品。
2.互联网理财产品:
P2P平台产品,如陆金所、宜人贷等。
理财平台如余额宝、理财通等。
3.基金产品:
不同类型的基金产品,如货币市场基金、债券基金、股票基金等。
4.信托产品:
高收益的信托产品。
5.保险理财产品:
分红型保险、万能险等。
具体排名如下(仅供参考,实际情况可能有所不同):
1.银行理财产品:
某大行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。
2.互联网理财产品:
某知名P2P平台的平均年化收益率。
3.基金产品:
某货币市场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率。
4.信托产品:
某信托公司的平均年化收益率。
5.保险理财产品:
某保险公司的分红型保险的平均年化收益率。
本文由站外编辑发布,不代表财经百科知识-庞露网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/caijin/2205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