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6天过注会这本书咋样

庞财网为您带来《36天过注会这本书咋样》,本文围绕36天过注会这本书咋样展开分析,希望您能在本文中获取到有用的信息。更多内容欢迎关注我们!

  跟大家一样,在备考CPA之前,我会查“如何通过CPA”,“如何备考CPA”,“备考CPA需要多长时间”,每次查完我的反应是不考了不考了,肯定考不过。首先,我想说明的是我相信努力的价值!努力比聪明更重要。但是,我想说的是,在正确的道路上努力更加重要。

36天过注会这本书咋样

  我想问问各位,你认为准备CPA每一科需要多长时间?考完需要几年?我有个同事,战略考了3年没考过,一直考到之前的成绩作废。考5年还没过的战友不在少数,有的甚至每天花七八个小时全职考。

  会计40天,审计15天,财管8天,经济法14天,税法20天,战略3天。

  这是我备考的时间,而且我是边上班边考试。虽然我是会计专业,但是我备考的时候毕业都几年了,学校学到的内容,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,但是会计基本原理我还是有的哈。其中,会计、审计、财管是同一年考过,其他几科都是报考了但是不想学习,到了考试时间又觉得干脆看最简单的一门,就去考试的那种。所以,最后留下了会计、审计、财管相对比较难的3科,不可否认,我考过有运气的成分,战略、税法都只有60分。

  从难易程度上来说,我个人觉得会计、审计偏难(几乎崩溃),经济法、税法太过琐碎,战略较简单。

  会计:复习书籍《21天通过CPA》

  会计我最开始看的是郭建华的讲义,但是看完无形资产、固定资产我就不开心了,太花时间了,后面金融资产、长投一大段一段的解释定义,完全看不懂。而且我开始准备的时候本来就只有2个月就考试了,加上还有审计、财管没看。那时候,我觉得这样看下去不行。我就想到了《21天通过CPA》这本书,最开始我对这本书是很不屑的,我觉得要通过就要靠努力,什么21天,全是误人子弟,后来也就打脸了。某宝下单,等书的过程中我又休息了几天(捂脸)。

  收到书的时候,我就傻了。这也太厚了!!跟我想象中那种一两百页相去甚远,但是字儿大。我也没时间想其他的。我觉得李彬应该很会考试,是个很能考试的人。第一天,我就把金融资产之前的所有章节看完了。

 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个感受,我总觉得长投是座山,这本书把长投和合并放在一起的,大概100多页,我觉得这座山更沉重了。说到这里,我想说大家一定要看考情分析,里面列的很清楚,每个章节考多少分,在时间不够充裕的时候,就按照分值比重来学习!

  我很认同《21天》的观点,做会例题,一定要是真的会,真的懂,真的理解。

  第一步:定计划。这一步很重要,不然每天就是学习,根本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学完,这样学习的时间就会拖得很长。看这书一共有多少页,多少章节,自己有多少时间,上班族平时和周末的学习时间肯定是不一样的,在安排计划的时候一定要考虑进去。定下计划不是看着玩,当天的计划哪怕是看到天亮也要完成,但是应该不会哈,我一般也就看到2点,第二天还要上班。考会计的时候,当时相对还算充裕,所以每天也就给自己定了几十页的目标。(我的速度比这本书标注的要快,因为我时间不够,书里其实每天学什么复习什么都写的很清楚。在比较简单的章节,我一般都是一天看几天的内容)

  第二步:按照计划完成学习任务。有几个要点:1、检验每一章节是否都学懂。课后有几个重点问题,至少做到不看教材,回答出这几个问题。如果不行,则回去看直到明白。2、每个例题必须会!这本书的题本来就不多,都是比较典型的,一定要做会。按照书中的办法,学习后先自己做题,不会的则至少做三遍,做到跟答案完全一致为止。如果是选择题,请把你认为的考点、重点写下来,写在题的空白处。3、以例题来学习。运气不好,我考试刚刚碰到收入、金融修改,这两章我真的是看不懂。最后,通过做题的思路和方法反过去想前面的内容到底是在说什么。4、善于总结思考。学习过程中的疑惑,自己的总结重点和难点,请随时记下来。学习中的疑惑一定要当时解开,百度也好,听课也好,弄明白后把自己的理解和疑惑写在一起。如果当时实在是无法解答,也要时刻谨记,看到类似的内容、方法、思路就要回去想想能不能解释之前的疑惑。我相信肯定是能够最终明白的。5、适度放弃。跟之前看到的考情分析相结合,放弃某些耗费时间的内容。我放弃了收入(但背下了例题)、政府会计(结果我抽中了大题,10分完全放弃了)。

  第三步:反复的复习。长投、合并这些内容即便是当时明白了,但时间一长肯定会忘记。所以经常回去做一下例题,看一下自己当时写下的笔记很有帮助。考试前一周,我又把所有的例题重做一遍,错了的标记。长投、合并完完全全复习一遍(因为一般都会考大题,大约站了30分左右。但是,我又神奇的没有考到长投大题。。。。。。)。之后就看笔记和做错题。

  审计:复习教材《21天通过CPA》这本书我觉得写得不太清晰,也不简洁。

  我没有从事过审计工作,我觉得审计真的是难,很难的那种。看了几天我都不知道在讲什么。关于审计我做了几个关键的事情:

  1、上下班公交车上听金鑫松讲课,有时候甚至走回家延长听课时间。时间这么短,我肯定没听完,我只听了审计概述到风险应对。普通话标准、思路清晰、讲的明白,力荐!听完讲课,我坐下来立马把刚刚听到的课程重点写下来,像一个框架一样的东西。在脑海里,把我听到的内容迅速的过一遍,在备考的时间里,他讲的内容讲的考试重点,我几乎都可以在脑子里想起来。他讲了很多解题的思路和例题,对通过考试很有用。听课的时候,多听听思路,多想想为什么。

  2、果断放弃销售、采购、生产三个循环的章节。这三章看了也不明白在说啥。内容又多,字体又小。。。。。。果断放弃。

  3、自己画框架图。虽然书上每章节都有框架图,但是内容太多太细,请一定自己动手画图,其中有些小技巧:比如很重要的知识点,可以简化为口诀或者故事;有些流程一定画图;相当重点的内容手写下来。

  财管:《21天通过CPA》几乎没用,可以用来做参考书。

  财管的备考时间太短了,就一周时间。财管我只做了两件事:一是三天看完教材(这一步我几乎是凭毅力做下来的,太难了,每天一百多的学习强度,我完全没时间去思考和总结,因为马上就考试了,看完后脑袋一片空白),二是做五年真题。

  因为看完书后,我马上去做真题,几乎完全不会。我就静下心来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,计算题和综合体有55分,只要会做大题,选择题只要会做其中一小部分我就可以通过。于是迅速浏览5年真题,考点基本固定,如边际贡献、成本分摊、管理用财务报表等等。选择题也有一些必考的知识点,像资本市场线、成本差异、股票分割等等。

  剩下的就是做真题:做题,查阅答案,将考点记在空白处。

  大题一定要把重点、考点写下来,然后翻书,把那一部分的内容前后重点和逻辑理顺。每一天做一套题,期间还要复习会计、审计的内容。一开始,我记得做第一套卷子的时候前后翻知识点都用了四五个小时,就这样,做到2017年真题的时候已经是考前最后一天了。那个时候基本不用翻书,可以直接做真题了。

  最后一件事就是把写在卷子上的重点和知识点仔细浏览了一遍。

  经济法:《网校讲义》

  下载讲义,趁着上班空闲时间,下班时间浏览讲义。没听课。

  因为经济法很琐碎,有很多比例啊、时间啊这些东西,就跟审计一样,自己花框架,自己写重点。然后就是反复的看、反复的看。经济学的讲义两周我看了两遍。

  税法:《轻松过关》

  税法是我注会的第一门,所以准备时间较长,而且用的也是很传统的轻松过关,那会儿应该还没21天,不过21天我觉得只有会计写的好,哈哈哈。学习方法也很传统,看前面的讲义,做题。看讲义,做题。那时候,每天晚上熬夜的时候,我开着电视机放柯南,一遍学习,一遍听着柯南。主要是太困了,税法真的学的很辛苦。第一遍看书做题结束后,第二遍就是只做题,做题。

  战略:我不记得教材了,是我的一个同事发给我的pdf。里面的内容好像是以真题来复习考点之类的。我知道,我说三天考过肯定很多人质疑。但这是事实,因为当年我压根儿就没想参加考试,所以我根本就没复习。

  但是,我爱人却不知道我的情况,还说要带我去参加考试。我就说,我不去考了书都没看。结果,他就说你为啥不去呀,都报了名了,去考呀,我送你。

  我不喜欢争论,我想考就考吧。临时决定考试,我想也不能完完全全裸考吧,我还是随便看看,我手里什么资料都没有,就问我同事,结果她正好有,就发给我了。

  跟所有的考试科目一样,我的第一件事是上网查,战略考试的重点是什么,哪些内容必考,哪些内容是分值占比最大的。我就以这些内容为主要的复习点。

  我总结的经验是,战略其实案例分析较多,考试的时候,如果真不会,就以自己的分析来做题,来分析问题,分析关键点。其实,主要就是要养成分析问题、寻找关键的习惯。

  在所有的考试中,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,不要想自己能不能通过,永远不要质疑自己,我也加过学习群,群里的人明明已经学了很多了,总是说哎呀,考不过了,开始我也很焦虑很彷徨,但我马上就退群。我明白去思考这些无非是徒劳,与其想能不能通过,不如想如何能通过。

《36天过注会这本书咋样》来自网络,本文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,仅作参考。

为您推荐